在材料科学领域,无数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那些在条件下也能够展现良好性质的材料,例如:能在超低温下呈现零电阻性质的材料、具有超高能量密度的材料等等。近年来,寻找这些材料往往是通过从传统成果中入手,但是一些科学家们确保目光转向了我们所熟悉的、简单的氢。
氢是所有元素中轻的一种元素,而氢气也是世界上轻的气体,那么如果要将氢作为一种材料加以应用,就需要将标准状况下的氢气转换为固态氢或者液态氢。在传统方法下,这种转换需要极大的压力。上世纪三十年代,科学家就已经提出“金属氢”的构想。在*压强条件下,氢气可呈现出金属的性质。但是,氢气本身很轻,容易泄露;化学活性又很强,极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很难在容器中保存,这就给加压带来了许多不利条件。在技术没有得到突破性进展的时期,“金属氢”一直只能是一种畅想。
近年来,科学家逐步掌握了一些理论上可行的制备“金属氢”的方法。例如,学术期刊《科学》上就刊载了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从加压容器上着手,他们使用特别打磨和加工的金刚石作为表面,防止氢气泄漏,确保顺利加压。另一方面,氢气样本本身被冷却到接近零度,以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当压强增加到将近495万倍标准大气压时,容器中的氢开始出现反射率的变化。研究者认为,这个现象意味着氢分子的化学键被打开,形成排列有序的晶体。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块在条件下才制成的“金属氢”,却因为后续操作的失误导致破坏。它可能就消失在容器里,或者是又转换回气体。也有科学家对此提出质疑,因为过去美国和德国都有研究者声称他们制成了“金属氢”,但实际上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那些结论都过于乐观。因此是否真正实现,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金属氢”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它很可能就是材料科学家们所寻找的理想超导材料,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能源。也正因如此,才有那么多的研究者要争夺这座“高压物理学的圣杯”。
---
金刚石氢气发生器是由电解池、纯水箱、氢/水分离器、收集器、干燥器、传感器、压力调节阀、开关电源等部件组成,设备通电后,电解池阴极产氢气,阳极产氧气,氢气进入氢/水分离器,氧气排入大气。
氢/水分离器将氢气和水分离,氢气进入干燥器除湿后,经稳压阀、调节阀调整到额定压力(0.02~0.45Mpa可调)由出口输出。电解池的产氢压力由传感器控制在0.45Mpa左右,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电解池电源供应切断;压力下降,低于设定值时电源恢复供电。

金刚石氢气发生器采用SPE固态电解质技术,无需用碱,直接电解纯水有效的保护色谱柱,其结构优势有:
1、采用英国Peculiar研发离子膜(技术);
2、采用分子筛耐用干燥剂,使氢气纯化更加*,以产生纯度为99.9999%的氢气,确保结果的重现性;
3、采用英国Peculiar硅橡胶圈(含硫量低),有效提高气体质量,保证GC基线平稳;
4、自动水位控制,当缺水状态时,自动停机,自动补水功能Hydrogen-500(S)水量低于15%时,由外置水箱自动补水,无需停机加水。有效保护电解池,延长使用寿命;
5、压力及流量均采用一体化微电脑的控制。